2025年1-2月中文新书推荐(部分)

最后更新:2025-02-18访问量:40

新生育时代

沈洋 蒋莱 著

【ISBN】978755987387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C913.11 /S44

【简介】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

“社会学”x “都市妈妈”

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带你看中国女性真实的婚后故事:

孩子跟谁姓?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一孩、二孩还是三孩

女性是快乐妈妈还是绝望主妇?

令人失望的是丈夫还是婚姻本身?

……

异性恋婚姻是否还值得期待?女性主义者是否能迈入婚姻与家庭?

两位女性主义学者——沈洋与蒋莱,带领你一起探寻生育这个黑箱。

本书不仅是一份对中国都市妈妈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角色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妈妈的故事,读者得以一窥她们在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中的真实生活,感受她们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性别环境下,如何面对生育的决策和母职实践的考验。


银发经济学:老龄时代的商业机会

【日本】大前研一 著;宋刚 刘子艺 译


【ISBN】978711176218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

【索书号】F014.5 /D141

【简介】长寿经济(senior economy)概念是近年来兴起的,它不同于老龄化经济,因为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大大加长,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享受百岁人生的时代,越来越多人的并不认为长寿等于老龄,虽然面对着衰老与退休后的收入减少等问题,但是人们还是需要享受自己的人生,不愿意自己被当做需要照顾垂垂老矣的老人。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则是长寿经济的根本驱动力。

随着人口减少的推进,日本在持续刷新65岁以上居民人口比例的记录。“老龄化率”在世界前列,并与此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是在问题的另一面,如果解决长寿者面对的各种问题,则老龄化社会仍会孕育着巨大商机与经济发展机会。

本书源于作者对于长寿经济与长寿单身经济的两篇报告,作者作为一名80岁的知名长寿企业顾问,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讲述长寿经济的产业机会,还有长寿者如何通过拥抱新的观念,使用新的商业服务,来享受人生直至生命的尽头。

本书作者在开篇调侃到,日本是一个“问题先进国”,在出现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问题上,总是遥遥领先世界,老龄化、少子化、年轻人与老年人低欲望等问题都是先在日本出现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因此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于全世界都有借鉴意义。


陌生的阿富汗:一个女人的独行漫记

孙萍 著

【ISBN】978720819079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267.4 /B21A

【简介】2003年夏天,班卓独自从新疆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地将阿富汗转了一圈。对很多人来说,阿富汗只是新闻里那个与战争、贫困、饥荒、恐怖主义等字眼挂钩的遥远陌生之地。但在班卓笔下,一个个普通又鲜活的人出现在读者眼前:追求自由、热爱乌尔都语文学的巴基斯坦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的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制地图的日本青年,河谷里的村民与中巴上的少年,突然求婚的单身男子与坎大哈的八口之家……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悦、哀愁、梦想、困惑,如同你我一样认认真真地度过每一天。

班卓以她特有的细腻、谦逊、好奇,将目光诚恳地投向他者,因而有机会观察、接触形形色色的阿富汗人,近距离地与他们相处相知,建立了短暂却珍贵的缘分与联结。“我写下的并不是一份关于阿富汗的战后调查报告,而只是我看见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的生活。事实上灾难远未结束,人们依然生活在贫困和饥荒之中。可是人们在生活着,并且如同你我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我所写下的,也许只是一份关于生活的表白。”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英国】克里斯·弗里思 著;杨南昌 译


【ISBN】9787300332611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医科馆中文图书区

【索书号】R338.2-49 /F83

【简介】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大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大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共享你的精神生活。

本书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洞悉物质世界,如何构建精神世界。对于想要了解大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它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习者和感兴趣者的绝佳入门读物。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任疆 著

【ISBN】978757632859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K87-49 /R25

【简介】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人在动物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情感;这些带有特殊寓意的动物意象融入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保留了下来,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的精彩瞬间。

在《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一书中,一共呈现了16种鸟兽,借助历史文献的解读,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中动物意象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物跨越了神巫时代和礼制社会,历经了太平盛世与乱世更迭,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透过每一件文物上的动物意象,我们得以窥探不同时代古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本书中所呈现的300余件文物,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有一些或许是你第一次看到,还有一些虽然名声在外,但却隐藏着你从未留意的精彩细节。透过这些文物上的动物片段,你会发现历史是那样的有趣,也会感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现实与浪漫,从中领略中华文明独特的创造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法国】马修·雷伊 著;李建勇 译


【ISBN】9787213115189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K376 /L23

【简介】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击。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打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好画500年:画家眼中的西方绘画史

马萧 著

【ISBN】9787521762655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J209.5 /M18

【简介】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看到的是什么?

是美好的色彩与形象、画家的八卦逸闻,还是画面元素的隐喻、历史大势的映照?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熟悉许多名作的模样,读到过学者们条分缕析的解读,但一幅杰作究竟好在哪里,一位画家因何青史留名,却未必找到了答案。

还有一种看画的角度,聚焦于绘画本身,那就是画家的角度。当画家来到一幅画的面前,他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平面、一个成品,他具备作为同行的心有灵犀,他会看到隐藏在画布上的秘密,理解一幅画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作者身兼画家和学者两重身份。作为专业的艺术史学者,他对于绘画的历史和理论体系有清晰的把握,揭示出权力的运转、社会的变迁如何影响着艺术的进程;作为自年少便执画笔,并曾游历欧洲诸多艺术馆的画家,他能以创作者的身份代入作者本人的视角,提供直面原作的感受与判断。作者以学院美术为线索,将西方绘画史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呈现西方绘画500年来的发展脉络。

本书将带领读者拆解画面,体察画家的构图、造型、调色、笔触,还有创作中的犹豫与坚定,立意时的欲望与野心,让读者仿佛来到大师创作的现场,重新发现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杰作;发现一幅画包含的风格与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并理解这些流派是如何相互影响、此消彼长,西方绘画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在演变。


乌云会来,也会去:艺术疗愈情绪

【美国】露西娅·卡帕基奥内 著;黄钰苹 译

【ISBN】97873003322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馆藏地】医科馆中文图书区

【索书号】R749.055 /K1212A

【简介】 我们的情绪包含九个成员,它们分别是快乐、害怕、困惑、悲伤、嬉笑、沮丧、愤怒、爱、平和。我们紧张时,胃会不舒服;愤怒时,会气得火冒三丈;恐惧时,会浑身发冷;兴奋时,会高兴得跳起来;感到宽慰时,身体如释重负。可见,积极情绪不仅让我们充满生气和活力,使我们的体验富有色彩和质感,还使我们能诚实、热情、富有创意地拥抱生活。然而,受到压抑的消极情绪则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与困扰,很多疾病也与情绪冲突有很大的关联。

本书以情绪疗愈为主题,共有三个模块,分别是了解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本书作者依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运用了多种艺术表达的方式和多种媒材,设计了60多项通过涂鸦、画画、舞动、写作、雕塑等表达性艺术的形式直接感受情绪的练习,以帮助读者处理好这些

理性的、令人迷惑的内在的情绪。


猫鱼

陈冲 著

【ISBN】978754268284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712.65 /C44

【简介】《猫鱼》是电影人陈冲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祖辈与母亲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岁月,“小花”摄制组大篷车的日子,独自踏上异国留学之旅,每一部电影不为人知的幕后,生命中的爱与痛楚、挣扎,经由作者的回望,跃然纸上。写家族故事,是独特的上海叙事、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从《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阳照常升起》等等的银幕前后,是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从上海童年到异国打拼,一段段人生旅程,是女性兼具激情与柔情的私语。


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道马克思主义

【波兰】安杰伊·瓦利茨基 著;刘文飞 译

【ISBN】9787575301169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24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B512 /W13

【简介】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们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要轴线的思考,呈现出俄国思想家对西方思想的接受和驳斥的过程,也有助于建构整个欧洲思想史的发展语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