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系列库试用 <font color="red">此资源已结束试用!</font> <a href="/main/module/1125-203-1-20.htm?resourceId=728"><span>查看本资源全部反馈意见</span></a>

最后更新:2023-09-06访问量:2

中国方志库
        
中国方志库是专门收录历代地方志类典籍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历代地方志类典籍,包括全国地理总志(如方舆志、一统志等),各地方志(如省通志、府州志、县志、乡镇志等),各类专志(如山川志、边防志、都城志、宫殿志、园林志、寺观志、书院志等),各种杂志(如乡土志、物产志、风俗志、考古志、游历志等),以及外志(如环球志、一国志、多国志等)。所记大至一国一省一州一府,小至一村一镇一城一关,举凡历史沿革、地理形势、行政建置、财赋收入、物产资源、人文景观、灾异祸乱、乡土风俗,靡不详尽。至今治国理政和从事地区开发及学术研究,仍须从中汲取丰富的信息。
        中国方志库网罗广博,共收录汉魏至民国历代地方志类典籍1万种。每种皆据善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超过20亿字,影像超过1200万页,数据总量约4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堪称地方志类典籍数字化的空前巨献。
        中国方志库受到国内外学术文化界的热烈欢迎,全球数十家顶级用户,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关西大学、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等。
        中国方志库分为五集,现已出版:
        1、中国方志库初集(收录历代省通志及府州县厅志2000种)
        2、中国方志库二集(收录历代省通志及府州县厅志2000种)
        现试用第二集。

中国谱牒库
        中国谱牒库是专门收录历代谱牒类典籍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谱牒类典籍,包括家谱(含宗谱、族谱、世谱、家谱、家乘等)、年谱(含年谱、年表、纪年、行实、自述等)、仕谱(含科举录、题名录、同年录、搢绅录、百官录等)、日谱(含日记、日录、日谱、日札等),所记或为一姓一家之浮沉荣辱,或为一府一衙之仕宦迁黜,或为一人一生之成败进退,或为一日一时之行事心得,无不折射出国家民族之盛衰与社会历史之变迁,而其真确翔实更有过于他书,极具研究价值。
        中国谱牒库分为家谱编、年谱编、仕谱编、日谱编,共收录宋元明清历代家谱5,000余种,年谱1,200余种,仕谱3,000余种,日谱500余种,合计1万种。每种皆据善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超过10亿字,影像超过1千万页,数据总量约350G。同时配备检索系统和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为综览历代谱牒并提取其中丰富信息、进行计量化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国谱牒库分为五集。
        1、谱牒库初集(收录家谱、年谱、搢绅录、日记2000种),已出版。
        2、谱牒库二集(收录历代家谱、科举录共2000种),于2016年底前出版。


中国金石库
         中国金石库是专门收录历代金石文献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金石文献包括古代铜器铭文和古代石刻的拓片,以及著录古代铜器铭文和古代石刻的志书。金石拓片所载其文其事,信而有征,不但可与史书相证明,而且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金石志书则多载宋元以来名儒硕学之搜采订释,于广泛掌握和正确解读古代铜器铭文和古代石刻大有帮助。二者同为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必备数据。
        中国金石库收录上古至民国初年历代金石文献,其中金石拓片20余万件,金石志书2千种。每种(件)各据善本(原件)详加订释,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和古文字、重迭字、颠倒字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超过5亿字,影像超过300万页,数据总量约2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足资考订和利用。
        中国金石库分为5集陆续出版,现已出版中国金石库初集(收录历代金石志书1700种)。

  
中国俗文库
        中国俗文库是专门收录唐宋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流行文献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流行文献,指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文学作品与俗文字史料,诸如善书、宝卷、小说、戏曲、鼓书、弹词、歌谣、俗谚等。它们作为俗文化的代表,不但与雅文化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而且蕴含着雅文化所缺乏的下层社会生活和基层民众心理的丰富信息,是研究中国社会史、生活史、宗教史、文学史和艺术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中国俗文库所收历代俗文学作品与俗文字史料达1万种,每种皆据善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超过10亿字,影像超过1000万页,数据总量约3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使素称汗漫隐秘之传统社会底层流行文献,藉此得以尽展貌相。
    中国俗文库分为5集出版。
    现已出版中国俗文库初集(收录历代善书、宝卷、戏曲、小说及说唱等共2000种)。

 
历代别集库
        历代别集库是专门收录历代个人著作集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历代个人著作集,包括汇集个人全部著作的全集和选收个人部分著作的选集,其内容多数为诗、文、词、曲等文学作品,兼收奏议、论说、书信、语录等杂著,也有附载作者专著者。不但是中国雅文化之总汇、代表中国雅文化之成就,并且记录和反映著作者个人及其所处时代之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是研究著作者个人以及中国历史与文化之重要依据。
        历代别集库分为明前编、明代编、清前期编、清后期编,共收录先秦至清末历代个人著作集,含骚赋集、诗文集、词曲集及其选本、注本和评本等1万种。精选宋元明清各级善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约15亿字,影像约1000万页,数据总量约3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堪称著作之渊薮,治学之利器。
        历代别集库分为明前编、明代编、清前期编、清后期编及各编补遗共5集陆续出版。
        1、历代别集库明前编(收录周秦至金元历代诗文集、词曲集共2000种),已出版。
        2、历代别集库清前期编(收录清乾嘉以前诗文集、词曲集共2000种),已出版。
        3、历代别集库明代编(收录明代诗文集、词曲集共2000种),于2016年底前出版。


敦煌文献库
        敦煌文献库是专门收录敦煌汉文文献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上个世纪初敦煌发现而后流散世界各地的、数达5万件之多的汉文和其他文字文献,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奇珍。不仅使大批亡佚已久的古文献重现于世,更在世界范围内有力地推进与中世纪中亚和中国相关之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文学、艺术之研究,并形成国际性显学 — 敦煌学。
        敦煌文献库分为遗书编、文书编、佛书编,共收录敦煌文献中的汉文文献3万件,每件均据原件照片或影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及怪僻字、重迭字、颠倒字、涂抹字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逼真再现敦煌文献的各种复杂书式。总计全文超过3,000万字,影像超过100万页,数据总量约1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实现毫秒检索只字不差,图文对照逐行可勘,整理标注随心所欲,编辑下载按键即得,为研究利用敦煌文献开出新生面。
        敦煌文献库受到国内外学术文化界的热烈欢迎,全球数十家顶级用户,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龙谷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
        敦煌文献库分为5集出版,现已出版敦煌文献库初集(收录四部经籍写本、官私和寺院文书共3200件)。


中国经典库
        中国经典库是专门收录历代思想宗教类典籍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古籍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历代思想宗教类典籍指儒、释、道及诸子百家之书。儒、释、道及诸子百家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源头,其学说虽千差万别,然均以东方之智慧探索自然与人生之真谛,其融通交汇处即构成中华民族之思维方式与文化心理。故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者,必合观儒、释、道、子之书而求之。
        中国经典库分为儒典编、佛经编、道藏编、子书编,共汇辑自先秦至民国历代儒学典籍3,000种、佛教经典2,000种、道教经典2,000种、诸子百家之书3,000种,合计1万种。精选宋元明清各级善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再造技术制作,还原式页面,左图右文逐页对照,眉批、夹注、图表、标记等无障碍录入和非嵌入式显示。总计全文约15亿字,影像约1000万页,数据总量约400G。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使儒释道子之书第一次有可能进行全景式的综览比观。
        中国经典库分为儒典编、道藏编、佛经编、子书编及各编补遗共5批陆续出版,现已出版:
        1、中国经典库儒典编(收录历代经学和儒学典籍2500种)。
        2、中国经典库道藏编(收录正续道藏和藏外道书共2000种)。

中国近代报刊库
        中国近代报刊库是精选晚清和民国期间重要报刊类出版物的全文检索版大型历史文献数据库,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
        报刊类出版物,包括日报、周报、月报等各种报纸,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不定期刊等各种杂志,是中国近代在西方影响下出现的新态载体,由于其及时、深入、巨细无遗地报导记述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于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近代报刊库以“影响范围广、存续时间长、史料价值高”为遴选标准,从现存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间数万种报刊类出版物中,精选出20余种大型报纸和3,000余种重要杂志,共约100万个期号,分别辑为中国近代报刊库大报编和中国近代报刊库要刊编。各据原刊或影本,采用爱如生独有的数字化技术制作,双窗点选式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全景和区位自由切换。总计全文200亿字,影像3000万页,数据总量2TB。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使三千余种纷纭散乱之报刊、一百余年风雷激荡之历史,如指诸掌。
         中国近代报刊库受到国内外学术文化界的热烈欢迎,目前已有20余家顶级用户,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洋文库、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等。
中国近代报刊库分为30批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
        1、中国近代报刊库大报编·申报(收录上海版、汉口版、香港版申报,自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共27,534号)。
        2、中国近代报刊库大报编·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自1931年12月11日创刊至1941年5月15日停刊,现存共687号)
        3、中国近代报刊库要刊编·第一辑(收录晚清民国重要期刊100种,共6,876号)。
        4、中国近代报刊库要刊编·第二辑(收录晚清民国重要期刊100种,共3,826号)。
        5、中国近代报刊库要刊编·第三辑(收录晚清民国重要期刊100种,共3,475号),2016年底前出版。        

访问地址:http://db.ersjk.com
访问方式:校园网用户直接访问或设置代理服务器,学生公寓用户断开外网设置代理服务器
试用期限:截止至2016-5-31

此资源已结束试用!

查看本资源全部反馈意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