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中文上架新书(部分)

最后更新:2023-11-23作者:访问量:408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

()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561.45 /Y43C

【简介】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是伊舍伍德的自传体代表作。小说记录了伊舍伍德在一九三〇年代游历欧洲的见闻,以“外乡人”“少数派”的冷静边缘视角,记录下二战自酝酿到爆发期间的种种乱象。包括纳粹阴影笼罩下沸腾着各种罪恶、混乱、暴力,一派末世景象的柏林城;与工人男孩海因茨的一段甜蜜而无望的感情;与奥登同行,在中国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地见闻;以及浪迹欧洲期间在文学圈、电影圈的趣闻轶事,与毛姆、福斯特、伍尔夫、托马斯•曼一家、布莱希特等名人的交游。

伊舍伍德极为擅长精确地捕捉人格特质,这一切构成了专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人物图谱。其作品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构成绝妙的社会讽刺寓言。伊舍伍德与著名诗人奥登为一生挚友,本书也记录了两人之间的独特牵绊。

伊舍伍德一生喜欢记日记、写自传,他的小说也往往带有浓烈的半自传色彩,《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是一份对自己十年岁月的记录。作者笔下的各色人等,每一位都无比鲜活地浮沉于乱世之中,选择各自的生活之道:除了文化圈的毛姆、福斯特、伍尔夫、托马斯•曼一家、布莱希特等名人,还有以海因茨为代表的纯洁而无望、不断逃离纳粹控制却最终失败的工人阶级男孩,游走在犯罪边缘、黑白两道通吃的灰色人物杰拉德,故事被改编为著名音乐剧《歌厅》的经典交际花形象莎莉,带有悲情主义英雄色彩的犹太富商……伊舍伍德极为擅长精确地捕捉人格特质,这一切构成了专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人物图谱。乱世之下,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最终饮恨离散,各自飘零。

作者作为“少数派”“外乡人”,始终关注着少数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时代加诸他和他的“同类”的不公。他以实际行动和文字反抗这种不公,以清醒的讽刺和人道主义贯穿始终。而他那些真正的“同类”,在历史浪潮中的种种际遇,也在书中被真实地记录下来,并打上了伊舍伍德独特的烙印。     



罗马传

() 维克托·松金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K546.9 /S85

【简介】罗马,西方文明的起源地。歌德曾说:“看到罗马就看到了一切。”罗马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古希腊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建筑……星罗棋布。阅读罗马建筑,残缺的艺术之美串联起古今罗马的发展史。

两千年时间与数米土层相隔的距离,遥望古罗马,朦胧而迷幻,维克托·松金摒除了这些障碍,透过意大利今日的样貌得见公元纪年前后蒸腾在这片土地上的最初生活,呈现了所有的残酷与伟大,奢华与繁杂。

本书跟随松金对“永恒之城”爱的步伐拜访歌德、拜伦、果戈理、狄更斯、马克•吐温,大师笔下的罗马,或思想深邃,或灵动鲜活。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指南,超脱于你目之所及的建筑及景色,这座城市从神话时代建城起就充满传奇色彩,诸神的传说、勇士的决斗、战争的苍凉、权力的荣耀、文艺复兴的鼎盛,冲突却并存。



伦敦的25封来信: 英国现场观察

杨猛著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253.1 /Y285

【简介】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写作者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伦敦的25封来信》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杨猛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柯尔律治评传

()沃尔特·杰克逊·贝特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K835.615.6=41 /K36A

【简介】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神秘的个性令英语世界着迷了一百八十多年。他的生平境遇令人唏嘘,他的思想成就丰饶多样,他的三种不同职业性质非凡,这一切都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同时又难以捉摸的人物之一。

在这本权威的评传中,沃尔特·杰克逊·贝特揭示了柯尔律治广泛的兴趣和才华,探索了他作为一位主要诗人、重要文学评论家和解读者、现代开创性宗教思想家的综合成就的内在统一性。

本书以饱含同情的笔触描绘了柯尔律治:出于严苛的个人道德准,他缔结了不幸的婚姻,因难以控制的鸦片依赖痛苦万分,时常经受“意志瘫痪”和疑病症的折磨。这幅肖像令人震惊,毕竟柯尔律治本人非常了解无意识思维的运作方式,还创造了“身心”一词。“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和评估柯尔律治一生的事业,必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考量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无论有多少过失,最终在形式、意图和意义上都是虔诚的。”(贝特语)



伟大的电影2

(美)罗杰·伊伯特

【出版者】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J905.1 /A13 /2

简介】《伟大的电影2》是世界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他延续了前著的妙语连珠与犀利观点,携带私货的毒舌,以及吐槽精准的幽默。《伟大的电影2》中收录的100篇影评,是100部被作者形容为“没得看,就会死”的电影,其中一些与伟大的名字相伴——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另一些,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正如伊伯特所强调的,“我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因此,《伟大的电影2》里既有《大白鲨》《夺宝奇兵》等被认为“太过流行的”,也有《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等“标榜娱乐的”,还有《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等“过于晦涩难懂的”。伟大的电影是一份清单,而非榜单,记录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Urbana),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开普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主修英语,1967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影评人,1975年成为第一位因撰写影评获得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同年,他开始与吉恩·西斯科尔(Gene Siskel)长期合作,在电视上主持电影评论类节目“Siskel&Ebert”1999年西斯科尔辞世后,他改与理查德·勒佩尔(Richard Roeper)合作,节目亦更名为“Ebert&Roeper”

1969年起,伊伯特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艺术课程的电影课讲师,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电影与媒体学兼职教授。其间,他获得科罗拉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三十余载,他每年都在该大学的世界事务会议(Conference on World Affairs)上逐镜分析一部电影。1999年,伊伯特在伊利诺伊大学创立“沧海遗珠电影节”(Overlooked Films Festival),专门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许多观众和影人参与。

2002年,罗杰·伊伯特不幸患上癌症。2006年,病情开始恶化,仍笔耕不辍,直至201344日去世。作者生前与爱妻查兹·哈梅尔史密斯·伊伯特(Chaz Hammelsmith Ebert,一位律师)生活在芝加哥。


鸣虫音乐国

许育衔著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馆藏地】理科馆基础学科借阅室

【索书号】Q969.26-49 /X79

【简介】书里收录了台湾32种蟋蟀和螽斯的鸣声和图片,除了声音、声谱,还有细腻的文字介绍。解翔实、活泼,录音的清晰度亦质量良好。过去,针对这鸣虫的专门书籍屈指可数,本书的问世对蟋蟀和螽斯等鸣虫声音世界的辨识,无疑是初步的重要指南。

作者以第一手饲养鸣虫的经验以及野外的另类接触,完整介绍台湾分布的32种蟋蟀及螽斯,并随书附赠珍贵无比的鸣虫声音数据库,让大小朋友可以同享鸣虫音乐国的乐趣,使读者对昆虫鸣叫有直观认识。

本书分六个章节,首先概述直翅目鸣虫的基本信息,包括社会历史(第一章)、分类地位和相关生态背景(第二章)、生活史(第三章),并在第四章用一个大章节详述各种鸣虫,在最后两章分别介绍了鸣虫的捕捉、饲育。


我可不这么想

(日)佐野洋子著

【出版者】无限出版

【馆藏地】张江馆张江书库

【索书号】I313.65 /Z992A

【简介】《我可不这么想》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散文随笔集。

她以诙谐逗趣、幽默自嘲的文字,记录日常且珍贵的琐事。记忆里的父亲母亲,夭折的兄长,儿时唱的歌谣,十三岁时所看过此生最美的风景,一路伴随随着她,走到了苦乐掺杂的人生半场。

她在异乡柏林生活看见人际疏离,思考着每个人虽然在斩不断的血缘葛藤中哭泣、愤怒、疲惫,也活出了自己。拥有孩子的时候,想的是孩子不是我创造出来的,而是随着诞生赐予我的恩惠。婚后终于理解原来婚姻生活跟扮家家酒一样,都需要正经八百的态度。离婚翌日早晨的舒畅痛快,也真切感受到自己将会到死都孤单一人。

她的文字玩笑里有严肃,轻松中有郑重,却总能从无聊的琐事里找到乐趣,从正经八百的生活中歪题。即使不堪,也无所谓。有时火大,有时悲伤,也不要太在乎。人生可以很艰难,当然也可以像她的作品一样,在前言里自问自答,做自己。

虽然人生很麻烦、很辛苦,但只要吃饱睡足,就可以快活过日子。”


烧纸

(韩) 李沧东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312.645 /L318

【简介】本书共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日本四季

张燕淳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267 /Z3624B

【简介】张燕淳以恬适诙谐的文字和满怀念想的情谊,细细回忆移居日本内陆小镇三年的家居生活。在茅野的纯朴日子里,她以全然开放的心胸、好奇直爽的性情寻找最真的日本,在与小镇日常生活点滴,以及与人们真挚的交流中触摸日本文化的情感脉搏,体察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善意,感受跨越时空的人世暖意。上百幅张手绘插画,描绘最真、最纯、最美的温情日本。

中国主妇在日本的生活经,深入日本市井,体验普通日本生活的烟火芬芳;

绝版12年备受期待,豆瓣万人想读;

温暖诙谐的文字,上百幅手绘版画插图,呈现最真最暖的日本;

世界最美图书”设计大师朱赢椿装帧;

春赏樱花美,夏夜花火节,秋藏浮柿绘,冬听日本雪,一年四季年节忙;

畅快日本汤,尴尬人情礼,苦乐主妇经,妙趣日本市井生活;

日本小学生冬天为什么穿短裤?日本妈妈衣柜里什么衣服最多?正宗的日本躬应该怎么鞠?为什么和服不能右襟压左襟?日本男人为什么被老婆称为“粗大垃圾”?社畜怎么利用赏樱获得上司器重?

深入居家生活方方面面,触摸素颜日本情感根基,体味平凡岁月的珍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罗伯特·戴博德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B849.1-49 /D17  

【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