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8月中文上架新书(部分)

最后更新:2023-11-23作者:访问量:533

小说家与小说

【美国】哈罗德·布鲁姆 著;石平萍 刘戈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0月1日)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106.4 /B973A

【简介】本书评价了近八十位有影响的小说家和一百多部长篇小说。从16世纪的塞万提斯到20世纪后期美国华裔女作家,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四百年间小说艺术的流变。布鲁姆教授以资深读者的品位和独到眼光,带领我们走进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点评其艺术价值,分析各位作家所受影响和流派渊源,将阅读体验引向更深层次。



世界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

【英国】理查德·埃文斯著;梁本彬 孙匀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1月1日)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管院图书馆3楼书库

【索书号】K516.44 /A13A

【简介】靠着记忆,我们将过往和当下连接起来。然而,义愤、羞愧、私利、责任……都可能在有意无意间重构、扭曲记忆。记忆若要可靠,就需经受历史的严格检验。

从1933年到1945年,第三帝国的野心造成人间地狱,将世界拖入无底深渊。纳粹垮台七十年后,历史与记忆纠缠在一起。人们试图为不可思议的疯狂找到解释。有人在愤怒中指责,凡默许、协助纳粹罪行的,都应当算作同谋;也有人在羞愧中掩饰,为自己所做的寻找理由。这些人所做的是出于自愿还是迫于高压,他们该承担多少责任?对不光彩记忆的重构、修饰和美化,掩盖了多少历史的真相?

对种种棘手的问题,《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给出了答案。研究纳粹德国四十余年的理查德·埃文斯带着史学家的责任,与过去二十年的学界新成果对话往来,用学者的犀利和谨慎拨开迷雾,穿过层层建构的记忆,探入第三帝国的真实历史。



十字架上的魔鬼

【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著;蔡临祥 译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2月)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424.45 /T52C

【简介】《十字架上的魔鬼》以独立后的肯尼亚为历史背景,以农村姑娘瓦丽恩尕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对故事主人公坎坷人生和盗贼劫匪的“魔鬼盛宴”的描写,揭示了独立后的肯尼亚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


作者用隐喻的手法详尽描写在伊乌莫罗格黄金山山洞里,盗贼劫匪们在“魔鬼盛宴”上为争夺“*偷盗抢劫皇冠”,争取成为白人在肯尼亚国内的银行、保险公司、工厂、庄园代理人的丑陋表演。在乱哄哄、你唱罢我登场中,盗贼劫匪们拼命吹嘘自己如何比同伙们更心毒手狠、更狡猾、更贪婪地偷盗和抢劫肯尼亚社会财富和剥削压榨劳苦大众的血汗,真是群魔乱舞,丑态百出……



时间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影像记

【中国】柴继军 主编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12月1日)

【馆藏地】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

【索书号】D616-64 /C31

【简介】40年很长,足以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长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栋梁;40年也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仅是白驹过隙的瞬间。正因为如此,当回首改革开放所走过的40年时,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和事已恍如隔世,但转念一想,又发现这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总是和回忆互相交错,这是时间带来的诗意和力量。本书精心选取了近300幅中外摄影师的作品,多维度、客观地展现了1978年至2018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消费理财、社交互联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也许我们没法找回失去的时间,但可以打开影集,通过照片回想这一路走来的快乐和艰辛。


iPhone简史

【美国】布莱恩·麦切特 著;吴奕俊 郭恩华 杨凯丽 译

【出版者】天地出版社; 第1版 (2019年1月1日)

【馆藏地】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

【索书号】F471.266 /M272

【简介】iPhone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我们却对它了解甚少。

iPhone来自哪里?是什么时候造的?是谁造的?怎样造的?它是如何改变世界,并将苹果公司变成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公司的?

美国资深记者布莱恩·麦切特数十次采访核心工程师、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等,深度对话技术发明家和创新者、研究iPhone的记者、科技历史学家、行业专家等,深入分析掌握的*手鲜活的资料,讲述多点触控、金刚玻璃、动感传感器、锂离子电池、ARM芯片、无线技术

等iPhone核心技术的起源故事,展示了iPhone构想、设计、创新的全过程。

从美国的库比蒂诺、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再到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甚至从地球上极其干燥之处、肯尼亚的科技废料坑到中国的上海、深圳,本书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iPhone供应商和原料产地,调查零部件的组装情况,造访iPhone的归宿地,还原iPhone的诞生

历程。

评论者指出,《时间的形状》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是对时空流中各种人造物所处位置做出的一次清醒而深刻、安静而激动人心的沉思。本书在今天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既是适当的,也是必需的。



法兰西世界史

【法国】帕特里克•布琼 主编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年12月)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中国史地研究所资料室

索书号】K565 /B97

【简介】本书由法兰西公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布琼主编,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巴黎政治学院、国家档案馆等学术机构的122位历史教授和研究员参与创作。这部著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的法国史,也不是传统的世界史,而是“以世界史为资料解释的法国史”。作者们以时间为线索(从史前至2015年),在政治、文学、医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摘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论述了法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联系。法国与世界在这部书中自然交融,这在全世界的历史类书籍中都属于一种有趣的创新。



一战中的华工

徐国琦 著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

【馆藏地】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

【索书号】D634.31 /X74.2

【简介】西方学界关于一战的著述繁多,但中国的地位和角色总是被忽略。本书根据翔实可靠的史料,披露了一段意义深远却鲜为人知的中国劳工参与一战的历史。一战期间,14万华工因缘际会地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使者”,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们是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平民参与的代表,为中国参战和加入巴黎和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还成为了晏阳初等一代中国精英的老师;他们在血染的西线战场戴瑞士表、太阳镜、绅士帽,交法国女朋友,为保卫自己的权益把欺负他们的美国大兵打得头破血流,尽显中国男儿的威风……

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德国】丹尼尔·施赖伯 著;郭逸豪 译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12月)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中文系资料室

【索书号】K837.125.6=6 /S14S

【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一代公知,与汉娜·阿伦特并称为美国20世纪知识界的两位女神。作为文化评论家、小说家、电影制片人、导演和剧作家,她是不平凡的知识分子,也是引领时代的流行偶像。作者在本书中描绘了这位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探讨了桑塔格在影响美国民众文化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这位精神偶像的人生历程中反观当时动荡的美国社会发生的文化变革。

书中还包括了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和桑塔格儿子大卫·里夫的访谈以及桑塔格与她的发行商罗杰·斯特劳斯的信件,具有较高价值。



演化的故事:40亿年生命之旅

【美国】卡尔·齐默 著;唐嘉慧 译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2版 (2018年1月)

【馆藏地】理科馆基础学科借阅室;哲学学院资料室

【索书号】Q11-49 /Q22A(2)

【简介】 在自然界中,生命演变充满了各种情节:

  惨烈的竞争,阴谋诡计,

  爱与厮杀,互惠合作,

  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


  作为演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人类是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神圣干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吗?

  医疗水平的提高迫使人类的演化过程陷入停顿?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又将往何处去……


  阴谋|爱情|博弈|灭绝|新生

  跨越40亿年的物种演化全记录


  作为资深科普作家,卡尔·齐默的文笔极具文学性和科学性。从早期原始生命的产生到物种大爆炸又大灭绝的原因,从雄性和雌性之间的相爱相杀到共同演化,再到寄主和寄生物之间永无止境的演化比赛,当然更包括了十分详细的、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


  同时,本书也是演化论本身的故事,“演化”这个观念如何在达尔文和少数几个科学家的脑中形成,又如何遭到宗教势力的残酷打击以及科学界的普遍质疑,这其中又有哪些坎坷和追求科学真相的精神。


  在阐述演化生物学的作用时,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生动展现了其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涉及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方面,在当今更显其意义;而演化论*深刻的作用还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重构了人类的信仰体系,作者对此的论述简洁清晰,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

【美国】阿里克谢·卡捷夫尼科夫 著;董敏 译

【出版者】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9年2月)

【馆藏地】理科馆理科书库

【索书号】N095.12 /K12

【简介】本书是知名的科技史学者阿列克谢·卡捷夫尼克夫教授撰写的一部视角独特、范式新颖的科技史著作,诚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指出的那样:在《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中,卡捷夫尼科夫教授试图摆脱公式化的旧说和偏见,仔细考察苏联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案例及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努力重构苏联科技的历史,阐释这个大国的“伟大科学”及相关的体制和意识形态等问题,探讨政府、科学、工业等几个方面的互动关系。相信这本书能够弥补对苏联时期科学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以襄国内学者和爱好者。全书史料翔实,还配有富有意义的、难得一见的图片及详细的图说。同时,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查阅,书中特地附上了英文版的参考文献,编制了详细的主题索引与人名索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