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郑作彧 编著
【ISBN】978720819358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C91 /Z591A
【简介】本书用生动、平实、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社会理论家——比如卢曼、霍耐特、拉图尔、罗萨、亚彻、博尔东斯基等——的理论梗概,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与劣势,帮助读者了解各种社会理论的价值与局限。通过这些介绍,本书能为学界同仁在进行当代社会现象研究时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文献,为各社会科学专业的师生以及对社会理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一部全面、系统的前沿社会理论教科书。
在书末附录,作者针对中国高校师生在研习社会理论与写作学术论文时常遭遇的问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答疑,对于如何从事社会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与借鉴。辅以丰富的图片以及详尽的扩展阅读推荐书目,本书力求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理解与掌握当下最新的社会理论进展。
卢布:一部政治史
【俄罗斯】叶卡捷琳娜·普拉维洛娃 著
【ISBN】9787523611197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
【索书号】F825.129 /P97
【简介】《卢布:一部政治史(1769—1924)》是首部全面档案化研究俄罗斯货币历史的著作,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到列宁执政的苏维埃时期,讲述卢布背后的俄罗斯兴衰。作者探讨了卢布如何成为政治权力的工具,以及它在金融改革与政治变革中的角色。
货币即政治,讲述卢布背后的俄罗斯兴衰二百年。
为什么拥有工业化经济和稳固私有产权的国家会长时间维持非可兑换货币?
为何俄罗斯的金本位制与欧洲模式大相径庭?
时而开放时而保守的俄国政治制度,为何总与卢布的命运紧密相连?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问题专家
冯绍雷作序推荐,入选《金融时报》2023年年度推荐书目, 《华尔街日报、》《俄罗斯评论》、《文学评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多米尼克·利芬一致推荐。
透过货币的视角重新书写俄罗斯的历史,不仅揭示了卢布在帝国扩张与衰落中起到的作用,还有助于理解货币在塑造社会与政治关系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本书是研究俄罗斯历史、经济与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当下的全球货币与权力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启发。
资本的扩张:五洲震荡风雷激
薛晓明 著
【ISBN】978752073984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F119 /X891
【简介】 从阿拉伯商队的驼铃响彻欧亚大陆,到日俄战争的炮火惊醒沉睡的帝国;从香料与丝绸贸易催生的原始资本积累,到金融资本时代的铁血竞逐——资本东渐已逾千年,这股既危险又充满诱惑的力量,究竟如何重塑世界格局?在《资本的扩张》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薛晓明耗时五载,打破“欧洲中心论”桎梏,以欧亚大陆为舞台,还原东西方双向塑造的资本史诗。
何谓明治
【日本】色川大吉 著;郭颖 译
【ISBN】978753279775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K313.410.7 /S15
【简介】 1968年夏天,在东京郊外西多摩郡的一个深山村落几近废墟的仓库中,意外发现了一部明治初期的人民宪法草案,同时发现的还有关于开设国会相关的建议书以及诸多关注国家建构与人权议题的书籍与学习笔记。随着对这些尘封了八十六年的珍贵文献解读研究的展开,一个不为人知的“明治”逐渐揭开了面纱。
近百年前,在明治日本的新生期,围绕着应该在传统之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日本各地曾经涌现过热火朝天的讨论和斗争。参与者不仅有曾经的明治维新志士,也有草根层面的广大民众,包括这部新发现的五日市宪法草案的作者们。在这个国家逐步蜕变为大日本帝国的过程中,这些思潮与运动遭到了镇压,被人遗忘。本书重新聚焦于那些被历史洪流所淹没的人物,如一生漂泊求道的“浮士德博士”千叶卓三郎、热爱汉诗又投身于自由民权运动的深泽权八、组织山村公社并参与秩父起义的底层农民们……这些故事重新拼组出明治时代被人遗忘的图景,展现出日本这个国家原本拥有的另一种可能性,也给后世的读者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古典的别择
张巍 著
【ISBN】9787532192588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B502-53 /Z35A
【简介】本书讲述的是一些独行者对古典的别择。他们走上各自的学问之路,却没有随着惯性一路向前,不愿亦步亦趋跟从受到现代精神宰制的正统古典学术,反而对古典精神情有独钟,要独辟蹊径寻索真正的古典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成为自己。无论是秉持“爱希腊主义”来抗衡历史主义古典学的德国古典学者,还是提倡“语文学向哲学的转化”来反对历史语文学的尼采,无论是汲引古希腊的诗性精神展开大背于传统的“中西化合”的王国维,还是借助古希腊神话和神话思维引领离经叛道的“杂学”的周作人,这些独行者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别择,并且也为他们各自所属的文化做出了别择。
气候与帝国想象:哈布斯堡科学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美国】德博拉·R.库恩 著;丁子珺 译
【ISBN】9787521770308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2025年)
【馆藏地】理科馆理科书库
【索书号】P46-09 /K58A
【简介】气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系统,跨越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不知何处而来的一阵微风吹得书页沙沙作响,可能隐隐预示沿海风暴将至;太阳能使赤道地区的空气升温上行,进而搅动半球气流,产生小型涡旋,又生成更小的旋风……今天的动力气候学让我们可以整合尺度迥异的现象,通过研究小到分子、大到星球的不同时空尺度内现象的互动,预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源起于何时?
在耶鲁大学科学史家德博拉·库恩看来,一切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中欧。面对席卷欧洲的民族主义浪潮,语言多样、文化多元的哈布斯堡帝国亟须保持内部和谐与统一的方法。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从布拉格到的里雅斯特,各地的科学家在多样的植物、水文、温度、气压、降水中寻找统一。在地方与帝国、局部与整体之间,他们整合尺度迥异的现象,构建出现代科学的新语言来描述与想象帝国。现代气候科学在这个独特多元帝国的动荡之中应运而生,全球气候的概念随之兴起。
借助字迹难辨的日记、信件,乏人问津的古旧档案,库恩再现了气候知识背后的感性、激情与政治,重写了气候科学与哈布斯堡帝国的故事。这段跨尺度、多因果探究世界的历史围绕气候展开,政治与科学在其中交织,它延续至今,也指向未来。
龟兹长歌
邱华栋 著
【ISBN】9787569449310
【出版社】新疆文化出版社(2025)
【馆藏地】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
【索书号】I247.57 /Q81GA
【简介】 长篇小说《龟兹长歌》首发于《芙蓉》2025年第1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内容所叙述的是从西汉开始,到晋朝,再到北魏,然后是隋唐,并最终延伸到当代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小说横跨两千年,真的成了关于龟兹的"长歌"。第一歌,绛宾王和弟史的故事,汉琵琶第一次出现;第二歌,康家九代奇特的命运,是如何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熔铸成为中华文明的绚烂多姿的,汉琵琶贯穿其中;第三歌,龟兹王室白氏后人与唐明皇的故事,筚策和琵琶融于故事当中;第四歌,一个受伤的匠人士兵,自跟随唐军征战西域,在历经大唐安史之乱后的艰难岁月里,他最终把自己塑进了一尊佛像中,汉琵琶握在塑像的手中;第五歌,当代,龟兹盛歌的排演和汉琵琶的出现。纵览全篇以一把汉琵琶为引,带领你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的场合,去和出现在那里的人和事相遇。在时间的长河里,去谱写那一曲波澜壮阔的长歌。
唤醒创新睡美人
【奥地利】安德烈亚斯·瓦格纳 著;贾拥民 译
【ISBN】9787573913579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
【索书号】G305 /W131
【简介】 奥地利进化生物学家安德烈亚斯·瓦格纳在《唤醒创新睡美人》中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真相:无论是自然界的物种进化,还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非诞生于其黄金时代,而是早在环境成熟前就已萌芽,却因认知局限、技术瓶颈或时代错位沉寂数百年,直到某个契机被唤醒并重塑世界。
书中以草类植物历经2500万年才成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漫长进化史为切入点,生动类比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被埋没的突破性发现。从麦哲伦船队因坏血病遭受重创,到林德医生治愈方案被漠视长达400年;从心脏起搏器因技术瓶颈被搁置近20年,再到维米尔画作在其死后200年才大放异彩。瓦格纳借助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指出,创新由打破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等待科学普及的成熟时机、借助外部环境与市场势力的催化这三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 在书中,瓦格纳通过蚂蚁社会性基因的千年蛰伏、人类语言能力的偶然爆发、青霉素的多次“重生”等案例,创新并非依赖个别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概率、环境和偶然性的共同产物。
本书打破了创新的“天才神话”,指出创新的本质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即使微小的灵感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改变生活的“睡美人”。瓦格纳指出,我们应该学会像进化生物学家一样思考——关注跨领域趋势,记录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灵感,为未来的“觉醒时刻”埋下种子。瓦格纳还呼吁读者打破专业壁垒,用“长变焦视角”通过跨界学习激发创造力,成为唤醒“睡美人”的参与者。他还提醒读者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培养一项长期技能,如培养批判性思维,这可能在时代的转折点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创新启示录,更是普通人的行动指南。它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创新或许就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而你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份耐心、一双发现的眼睛,以及敢于打破边界、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
碑帖述影录:名碑善本校读补记与印本综述
朱明 著
【ISBN】978750108478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25年)
【馆藏地】文科馆1号密集书库
【索书号】J292.21 /Z82
【简介】《碑帖述影录》一书,汇聚了朱明先生十多年来的校碑成果与对碑帖影本的品鉴心得,综述了64种历代碑帖名品自1949年以后的善本影印情况,每种善本配以拓本首开照片和最佳影本封面照片,还利用大量出版物有重点地进行了碑帖版本校勘,不乏以往未曾公布的新创见。书末附录对王羲之、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六家的存世墨迹做了全面梳理以及印本推荐。本书采用特种纸四色全彩印刷,共340页、1600余张插图,内容宏富,搜罗全面,可视作对70余年来海内外碑帖出版物的一次总体回顾与全面总结。
疫苗竞赛:拯救生命的疫苗和科研背后的较量
【美国】梅雷迪丝·瓦德曼;罗爽 译
【ISBN】978757530486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25年)
【馆藏地】医科馆中文图书区
【索书号】R979.9-091 /W13A
【简介】20世纪中叶,脊髓灰质炎、风疹、狂犬病肆虐美国。本书以人胎细胞系WI-38的传奇为线索,讲述三位疫苗巨人海弗利克、科普罗夫斯基、普洛特金的研发故事。他们的发明与发现大大改变了细胞学、疫苗学的景象,为全世界数亿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书中展现的20世纪科研实景,交织着坚持、理想与英雄主义,也掺杂着权术、欺瞒与伦理争议,不乏默克、惠氏、辉瑞等医药巨头的利益角逐,资本的游说操作,政府的监管缺失。疫苗失效、医疗事故、医学伦理等话题长久以来牵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