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图书馆国际交换工作

发布时间:2018-07-18浏览次数:68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国际交换是图书馆一个独立的部门,主要承担与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出版物交换(主要是期刊交换)工作,以及承担图书馆的外事工作,工作人员最多时达5人。由于当时图书馆经费很少,且缺少外汇,通过交换获得的境外出版物,是图书馆馆藏必不可少的补充。那个时候,图书馆非常重视国际交换工作,这块工作由馆长亲自分管。

当时与我们建立稳定的出版物交换关系的国外大学、机构大约有500余家,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国外的信件和邮包。陈煜仪老先生退休后,由范佩瑾老师接任国际交换部主任。她工作非常认真、对下属要求很严格,她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封来信,回函要做到有理有节,用打字机手工打字要格式规范美观、不允许有任何错误修改痕迹,有的工作人员就是在那时候练就了打字的基本功。

我们经常需要将国内的出版物寄给国外的交换单位,每次打包完毕后,都要骑着人力车将满满一车邮包送往邮政支局,邮包多时需往返两次,还曾经在邮局完成盖邮戳、邮包装入邮政专用袋的工作。

国外有大宗捐赠图书时,我们的工作就会忙一些,与捐赠方做好联系工作,办理图书入关手续,有时还会充当一次报关员。我们曾经一次接受了美国旧金山一家捐赠机构一万多册英文图书,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历史各个方面,很受读者欢迎。

那时图书馆的国际书刊交换工作是最兴旺的一个时期。范佩瑾老师退休后,仇琛、林郁分别担任过国际交换部主任,但是工作人员已经逐渐减少。2008年10月,国际交换工作正式并入图书馆采访部。

左起:徐颖、范佩瑾、方秀华、UCLA艾米女士、林郁、王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