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负责人:陈思和
课题主持人:郝群
课题报告编写人员(按汉语拼音排序): 方诗雨 冯远航 郝群 孟文斌 孙华铱 徐琳 熊维
根据教育部教高司函【2018】58 号文件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同意 2018-2019 年外国教材中心高等教育中外教材比较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要求, 2019 年 1 月,复旦大学数学外国教材中心成立了项目研究小组,在对国外数学 本科教育 TOP10 高校的教材、教参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统计、分析、评价 后,形成了此研究报告。
目录
5 60 本教材点评
1.1 研究背景
教材是最重要的核心的教书育人载体,优秀的教材,某种程度上会倒逼学校和教师从学生成长的长远角度,持续探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20年1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我国教育领域各学段、各学科教材建设作出系统设计。《规划》提出,到2022年,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教材管理体制基本健全、体系基本完备、质量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
《规划》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五项任务聚焦点在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上面,重在学术理论创新,打造凸显中国特色和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精品教材。《规划》特别强化教材质量保障,将教材质量显著提升确定为教材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求:适应新形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打造一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经典教材,组织推荐一批适应不同类型高校多样化人才需要的教材,有组织地引进或翻译出版一批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境外优质教材,提升教材的先进性。
为落实重点任务,形成人、财、物的全方位保障,《规划》提出五方面主要措施。一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重点是建强专门人员队伍,吸纳优秀专家参与教材建设。二是构建高水平专门化课程教材研究平台,重点是建设教材研究基地,健全研究成果交流机制。三是整合优化支撑教材编写的配套资源,为教材编修提供基础性材料。四是实行教材使用全员周期培训,帮助教师用好教材。五是提高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水平。
复旦大学数学外国教材中心是教育部于 1979 年首批成立的 9 个高等院校理科、工科基础课程外国教材中心之一,承担了全国数学类高等教育外国教材的引进管理和研究工作。在40多年不间断的努力下,积累了一大批重要的外国经典数学教材和教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师生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在落实《规划》里面提出的五方面主要措施的第二和第五个方面中,复旦外国教材中心一直是勉力前行,迄今为止完成了7个研究报告,每年引进上千种最新出版的原版数学教材。
本中心2007年,也是最早完成的研究报告《国外优秀数学教材选评》自完成以来,被多家论坛、文库、博客全文转载,评价甚高,始料未及。统计如下:
百度文库2018-08-12上传评分5.0;陈向阳的博客(2016-05-03上传)4969次阅读;hdjay的博客(2015-05-15上传)807次阅读;360doc个人图书馆;小鸟无敌的新浪博客;人脑之战博客园PDF分享;复旦大学考研论坛;知乎八卦阵大学博客;人人网;淘豆网;豆丁网(浏览549次收藏9次);豆瓣2010-07-05上传(评价极高,比如“这个太好了”,“必须马克”,“感谢楼主”);爱问共享2011-04-13上传(浏览73次下载70次),最厉害的是科学网王伟华教授2012-12-29的推荐和转载,不仅有近3万次的阅读量,还给出了后续研究建议。
综上,为顺应2019—2022年国家对高校教材建设的总体政策导向,以及满足一线师生对优质经典数学教材的迫切需要,时隔12年,我们再度启动和开展新一轮国外优秀数学教材的调查、筛选、推荐和点评工作。
本研究主要沿袭2007年教育部外国教材比较研究项目(《国外优秀数学教材选评》)的思路,通过专业和细致的网络调研,利用专业和权威力量对国外新出版和新涌现的优秀本科数学教材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2007年度课题当中没有顾及到的领域和遗漏的优秀教材加以增补。诚如我们当年在2007年课题报告的序言中所说:“由于时间和人力物力的关系,这一次选的书的数量和范围有限,我们希望这只是这个工作的一个开头,以后根据条件是可以大大扩充本书的内容的”。
1.2 研究意义
学习数学最主要的途径是看书。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看书的同时再配合一些名家名师的视频和课件就更加如虎添翼。数学书籍大致可以分为教材教参、学术专著和通俗读物三大类。本研究针对其中的“教材教参”,主要限于本科生课程。国内的面向数学专业的基础教材还是有很多精品,北大、复旦、科大、同济都出过不少好书,国内院校的数学专业本科教材也大多选用这几个数学大户出的书。中国大学数学教材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通常都是站在“已会者”的角度(写给“教书人”看的)所编写的,而不是站在“不会者”的角度(写给“学习人”看的)所编写的,所以在内容的丰富性、设计的精心程度、习题数量和质量、数学人文内涵的展示、修订再版的频繁及时性等方面距离世界最顶尖水准还是有些差距。
具体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一:对学生(学生是主体)而言,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较为轻松地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的优质教材满足课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以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解决数学难题中锤炼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二:对教师(教师是主导)而言,可以开阔眼界,整合多种资源,更加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围绕学习主题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实施与评价。在数学活动的全景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对高校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慕课教学)管理部门而言,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靠什么教”的问题,通过推进教材改革助力本科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变革和提升,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撑,推动高校数学教学领域的革新向纵深发展。
四:对国内相关教材的编纂引进和出版发行部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高校本科数学教材研究、编写和应用是一个循环反复逐渐完善的过程,电子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数字教材的动态性、交互性以及立体化、人性化成为特色。未来数学教材建设将基于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加宽广的视野,形成更加完备的体系。本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