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招收的第一批专业硕士生复试于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619教室举行。研究院所招收的是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古籍保护”方向的学生,整个复试工作分两天进行,共有32名考生进入复试。
参与面试的老师有来自古籍整理、古籍编目、古籍修复、目录数据等领域的专家,对前来复试的考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
结合自身发展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将有的放矢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11月30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复旦大学签约,从今年起在研究院联合培养“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经过研究生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将直接输送至古籍保护领域,缓解古籍保护中“人才匮乏”这一最大短板。学生在此经过数年的培养,将具备古籍整理、鉴定与修复等多种素质,将作为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高素质人才,输送给古籍保护各领域。
期待学业生涯考生与家长共同备战专业复试
当日参加复试的考生专业方向均为古籍保护。20日早晨7点30分左右,来参加此次复试的考生陆续来到光华楼1601教室进行复试前最后的准备工作。在经过抽签之后考生按顺序依次进入1619室面对6名老师的专业问答。
教室内气氛严肃紧张,在教室外陪同来参加复试的考生家长同样感受到了这种气氛。陪同考生付凡一同前来的家长表示,自己夫妇二人是考生的姑姑和姑父,而付凡的父母工作地远在云南,不能前来。通过付凡的姑父,记者了解到,付凡是今天凌晨的飞机刚从西双版纳到达上海,到家才睡了3个小时又起床来参加此次复试。“虽然很累,但是很值得。”付凡的姑父如此说道。
此次参加复试的学生来自历史、机械、金融、英语等多个领域,此前对于古籍保护的了解并不多。考试准备过程中,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学习,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充满期待。其中一位考生表示,自己已经研究生毕业且已工作数年,但仍然对古籍充满向往,因而此次宁可放弃原本的工作也下定决心要来考这个专业。他表示:“不管怎样,我还是想从事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招生宣传预热媒体报道为专业硕士报名出力
经过记者的了解,来参加复试的考生全部都是通过此前媒体相继的报道宣传注意到此次招生计划,此后在相关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站上了解详细招生要求,最终下定决心报考古籍保护专业。考生普遍表示,自己曾在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上看到招生新闻。
古籍保护专业相较于大热的金融等专业,一直是冷门,报考者往往寥寥无几。今年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迎来的“报考热”,媒体宣传无疑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程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