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次数:87

2017年3月31日,中华古籍保护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在上海市复旦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70余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到会并致辞。会议由协会副会长、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主持。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首先发表致辞欢迎代表们前来参加此次会议。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对古籍保护事业越来越重视,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面非常广泛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成立,是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大背景下做出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新的时期,来自民间的力量与政府主导力量的深入合作,相互促进,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古籍保护这项事业的内在特点与要求。他肯定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在建立健全行业协作机制、开展古籍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古籍保护领域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工作和贡献,并代表复旦大学对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给予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院士在会上致辞。杨玉良表示,2014年11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成立以及2015年1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成立都是“应运而生”。首先,国家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保护。多年以来,我们没有条件保护,也没有好的条件修复。第二,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有条件、有能力在古籍保护工作方面投入人力、物力。第三,中国是文明古国,古籍是中国古代思想的载体,保护古籍就是保护了中华文化的根,延续了中华文明的魂。因此,他认为应该参与进来,同时也号召化学、生物、物理等领域的科学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古籍保护虽是小众领域,但依然有不少的年轻人具有古籍保护情怀,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投身于古籍保护工作。古籍保护协会的成立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会起到关键作用。日积月累,不断进步,他相信中国古籍保护事业一定能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祝福中华古籍保护工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代表协会作年度工作报告,从紧密围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服务职能,引领社会力量投入古籍保护事业、努力搭建业界共建共享平台,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协会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覆盖广的宣传体系,推进协会对内对外合作交流四个方面总结了协会2016年度工作。2017年协会将围绕古籍保护工作重心,努力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强化自身建设,提升能力和水平。常务副会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兼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情况专题报告,同与会者分享“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协会人事调整事项,通报表扬了两年来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实施单位河北省图书馆等5家单位,并为提供古籍保护公益资助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颁发感谢状。

会后,理事们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史馆和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此前一天的3月30日下午,协会召开了一届七次常务理事会。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席永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