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第十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培训工作
  发布时间:2015-01-09   浏览次数:55

        “第十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图书馆承办,主要由复旦大学图书馆2014年10月申报并获得审批通过的“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进行管理。自11月23日报到至12月7日离会,历时15天。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古籍工作相关的从业人员72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有16人,初中级人员56人。

        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古籍保护队伍建设,推进古籍普查工作,使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得以全面顺利实施。复旦大学图书馆承办该次培训班,也是对新获得审批通过的“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第一次培训管理的试行和能力的检验。15天的培训期以及此前的筹备期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指导,复旦大学图书馆领导也非常重视,全馆投入了较强的力量进行支持和保障,并调用了馆内和校内外的高级师资力量。

 

         11月24日上午,培训班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王红蕾女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庄秀芬女士参加并讲话,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先生致欢迎辞,复旦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吴格先生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山西博物院图书馆馆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培训期间,复旦大学图书馆邀请了包括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王红蕾女士、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研究馆员、杨光辉研究馆员、龙向洋研究馆员、眭骏研究馆员、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陈尚君教授、陈正宏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沈乃文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严佐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平生研究馆员、扬州双博馆刘向东研究馆员、清华大学刘蔷副研究馆员在内的十四位校内外专家作为授课教师。课程内容涵盖:大型古籍目录编制,古籍目录索引及数据库建设。明、清刻本、抄本,近代石印本及其他近代文献、历代活字本的鉴定与编目实例、域外汉籍的鉴定等方面。

        研修班另外安排学员参观了复旦校园、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等,进行工作交流,使承办方与学员间获得了良好的沟通。研修班每一阶段较为重要的课程,均安排小组讨论,一方面承办方能够及时收集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也令学员之间得以互动,在讨论中使所学更加扎实。研修班进行期间,承办方在学员中设置了班委、编制了小组,并及时构建学员QQ群,健全了学员与承办方的沟通渠道。

        12月6日上午,培训班进行简短的结业仪式,复旦大学图书馆严峰书记兼常务副馆长出席并讲话,与复旦大学图书馆杨光辉副馆长一起为学员颁发结业证。学员代表青海省图书馆周志强先生、复旦大学图书馆秦颖女士发言。

        培训班即将结束时,作为承办方的复旦大学图书馆向参与授课的教师征询了意见和建议,他们对此次培训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均报以好评,认为组织较为缜密、课程设置较为合理。培训班也同时针对学员设计了学习反馈问卷,从学员对课程的喜好程度、学员的收获、教学盲点、学员对今后培训班内容及形式的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

        今后,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将结合常规工作,配合教育部、文化部的相关要求,发挥复旦大学的特色,参考本年度办班经验,进一步提升培训能力。

      (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