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暨“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5-01-09   浏览次数:167

        2014年11月30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暨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的领导,国内各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馆长,海峡两岸古籍保护专家代表,以及复旦大学各部处机关领导近120人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司长)刘小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教育部社政司成果处处长魏贻恒等出席会议。

    

        揭牌仪式由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主持。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院士发言强调:一、要“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来重视古籍保护事业”;二、要“从学校各部门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出发,进行古籍保护学科体系规划”;三、要“从建设‘校园文化’创新体系角度,重视中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安平秋主任表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古籍收藏与保护、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规划与出版这三个环节,从多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互相呼应和合作,发展和提升到了在学术上乃至人才培养上的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古籍保护研究院使得古籍的保护、鉴定乃至修复成为了图书情报专业的古籍保护方向,从很稀缺的技艺升华到学术的层面,在学科领域变得更加丰满。

        国家图书馆韩永进馆长强调了古籍人才不但要有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代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下一步合作办学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想法:包括注重培养古籍保护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着重探索合作办学模式,为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等。他表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未来还将继续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力争在全国几所著名的高等院校研究建立国家古籍保护学院,以培养专业硕士为主,建立从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刘小琴司长对复旦大学在古籍研究保护研究,特别是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她指出,近年来,复旦大学在古籍保护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许多创新举措,不仅对高校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也为深入做好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她表示,希望把复旦的好做法、好经验在高校中推广开来,也希望复旦能加强师资配备、精选优秀课程,使古籍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地发展下去。

        教育部社政司成果处魏贻恒处长表示,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古籍文献的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复旦大学成立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切切实实落实2014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的重要活动,为高校参与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必将为全国高校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他预祝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古籍保护和学科体系方面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朱之文书记表示,复旦大学历来重视中华古籍的研究、整理和保护工作。复旦大学拥有种类丰厚的古籍藏书,经验丰富的古籍研究专业团队,多学科互补的优质资源以及图书馆古籍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这四者的有机结合将为我校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研究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撑。他也对研究院今后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希望:坚持任务导向、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从而推动复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古代文明展示基地与研究机构。

        随后,朱之文书记、韩永进馆长为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杨玉良院长、刘小琴司长为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隆重揭牌。朱之文书记向国家图书馆韩永进馆长颁发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名誉院长聘书。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与复旦大学林尚立副校长签署了联合培养的“古籍保护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协议。

        揭牌仪式后,代表们前往复旦大学博物馆,参观“纸墨传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成果联展”。此次展览包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提供的馆藏敦煌、宋元明清历代刻本及家谱碑帖等修复精品,以及复旦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及民国稿本十四种、明清抄本三十六种。
        (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供稿)